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 正文
时间:2025-10-08 17:02: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这项技术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国科功研该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研人员成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制新常德市某某医疗设备销售部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代脑柔软可拉伸、机接极可自由驱动的口功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这项技术标志着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国科功研人机接口)从静态走向动态、研人员成从被动记录走向主动智能探测的制新常德市某某医疗设备销售部范式转变。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代脑
据了解,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口功电极是国科功研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是研人员成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然而,制新当前植入式电极均为“静态”的,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脑机接口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研究团队受蚯蚓在土壤中灵活运动和分段感知能力的启发,通过精巧的电极结构设计和卷曲技术,将制备在超薄柔性聚合物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一根直径仅约200微米的纤维。这根纤细的神经纤维电极沿轴向集成了多达60个独立的生物电信号采集通道。研究人员在纤维头部嵌入了一个微小的磁控单元,使得植入后的“神经蠕虫”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在脑组织或肌肉上等软组织中主动前行、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进行动态监测。
这项技术为解决长期临床植入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医生未来或许无需再为电极的轻微错位或目标漂移而烦恼,有望通过无创的体外磁控实现体内设备的精准复位。另外,该技术也为未来生物电子设备走向主动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附近发生3.8级左右地震2025-10-08 16:56
大连通报一渔船倾覆8人落水 致2死3失踪2025-10-08 16:47
今日辟谣(2024年8月14日)2025-10-08 16:08
世界羽联删除何冰娇女单排名2025-10-08 15:53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发生3.7级地震(塌陷)2025-10-08 15:47
今日辟谣(2024年8月12日)2025-10-08 15:45
乡村里的寄宿学校,是“救赎”还是“束缚”?2025-10-08 15:27
超50家银行解散,释放什么信号?2025-10-08 14:45
自民党高层人事安排出炉 日媒:高市早苗论功行赏2025-10-08 14:40
今日辟谣(2024年8月14日)2025-10-08 14:31
让家长跪地,这叫愧疚式教育?河南这所学校让教育主管部门很难堪2025-10-08 16:47
福岛第一核电站25吨含放射性物质的水发生泄漏2025-10-08 16:40
面对反复被尿检 潘展乐: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动力2025-10-08 15:57
考生被211高校录取,父母却满面愁容,都是专业惹的祸2025-10-08 15:48
日本正式启动滨冈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拆除作业2025-10-08 15:19
福建海警依法送返4名台湾省籍渔船船员2025-10-08 15:19
青岛女导游嘲讽游客 当地文旅局:将从严从重处理|封面深镜2025-10-08 14:49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66万亿元2025-10-08 14:37
国庆主题曲《这一路》发布!今天,一起向祖国告白!2025-10-08 14:25
4399游戏2025届校招正式启动!六险一金&高起薪!高额餐补!2025-10-08 14:23